close
2013/11/30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整理】
問:我爸爸是退休公務員,他身體很硬朗,常到處遊山玩水,但這幾個月,他忽然有手腳無力的現象。一開始我們以為是年紀大了,或是遊山玩水太勞累所致,但時間久了,爸爸竟然出現口齒不清狀況,讓我們懷疑是不是中風,趕緊送去醫院到急診。
但經過電腦斷層掃瞄發現,爸爸是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經過手術引流已恢復健康。這個病名對我們好陌生啊!請問醫師,這到底是什麼病?要怎麼避免才好?(36歲,上班族,彰化)
北市聯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馮睿哲答: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是一種外傷性疾病,好發於老年人與某些特別族群。
所謂的腦膜,是介於腦實質與頭骨間的組織,由外而內分成硬腦膜、蜘蛛網膜和軟腦膜三層,硬腦膜在最外層,緊貼著頭骨。
腦實質表面與硬腦膜間,有許多供應養分的小動脈與回流的小靜脈,當發生頭部外傷、腦部受到撞擊時,這些小血管被扯斷出血,就會在硬腦膜下腔形成血塊。
患者可能有經過碰撞外傷導致,但當下沒有明顯不舒服,但時間久了,若血塊太大直接壓迫到大腦,就可能危及生命,必須要手術摘除;若是較小的血塊,假以時日可以直接被吸收。
臨床上有些病人因為血塊不能被吸收,溶解的過程就變成血水,也就是患者出現的血腫,當血水越來越多,逐漸壓迫到大腦,就會出現症狀。
建議若有頭部外傷或曾經碰撞過,即使當下沒有特別不舒服,也應該多留意。一旦出現走路歪斜、疲倦,或四肢無力、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立刻就醫,確定是不是延遲性的腦傷造成,早期發現治療才能避免嚴重後遺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