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13公分放到爛 一刀撿回命

去年乳癌首度進入健保門診前廿大疾病排行榜,顯示乳癌病人增加,但治療成績也進步,所以門診追蹤的患者愈來愈多。醫師提醒,定期檢查是預防乳癌最重要手段。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徐兆玄攝影
乳癌擠進健保前廿大門診支出排行榜,醫師說,這表示乳癌有機會脫離絕症之列,像慢性病一樣在門診治療。但醫師發現,婦女對待乳癌態度兩極化,有年輕女子因害羞堅不就醫,有些老太太卻積極捍衛健康。


北縣永和耕莘醫院最近發現一名乳癌組織長大到十三公分的罕見個案,患者卅七歲,因未婚、沒有性經驗,不好意思在醫師面前寬衣,始終拒絕就醫。直到約兩個拳頭大的巨大腫塊把乳房撐


破,潰爛化膿,不時傳出惡臭,媽媽才強押她到醫院,接受全乳切除手術,僥倖撿回一命。

永和耕莘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姚逸興接到這名患者時也嚇了一大跳,他說:「會讓乳癌長到這種程度,真的很罕見。」姚逸興指出,現代女性較關心自己健康,早年讓乳癌腫塊長到非常大才就醫的情形,現在已少見;即是年紀大的女性,一發現自己乳房有硬塊,一開始沒有主動求醫,也會告訴兒女,由兒女安排看診。

乳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增幅最高的癌症,振興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常傳訓認為,乳癌進入前廿大門診疾病排行榜,一方面是乳癌病人增加,另一方面是乳癌治療進步,降低乳癌死亡率。他說,乳癌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二期也有百分之八十五,第三期百分之六十,即使是第四期也有百分之廿五,患者不宜輕言放棄。


常傳訓和姚逸興鼓勵女性定期接受乳房檢查,近年來歐美許多研究質疑乳房自我檢查的效果,因為乳房腫塊一旦被觸摸發現,多半已超過兩公分,都已第二期以上。但常傳訓認為,婦女進行乳房自我檢查至少是對身體關心的表現,只要定期配合醫師觸診及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仍可及早發現乳房腫廇。

姚逸興指出,第一期乳癌大多透過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被發現,但第二期以上的乳癌,有一半是自我檢查發現,另外一半因伴侶觸摸而警覺,顯示女性需要伴侶關心,也要關心自己。呼籲為人丈夫、兒女者,一定要提醒另一半或媽媽定期接受乳房篩檢。

常傳訓說,國內乳癌發生年齡平均比歐美年輕十至十五歲,患者上有長輩、家有幼兒,多為家庭重要支柱,目前乳癌治療方式進步,除了荷爾蒙藥物、化學治療,也有標靶藥物證實可作為預防復發投藥,可惜健保並不給付,希望健保能適度評估開放,減少患者經濟負擔,避免家庭因病而破碎。

【2008/06/23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山哥0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