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潘健成口述,洪懿妍採訪整理 2011年6月 Web Only
 
 
多數人在創業初期一定是跌跌撞撞,很不穩定,可能賺一個月,賠三個月。這樣的創業算成功嗎?我不認為。我覺得一直要到公司損益平衡,每個月有穩定獲利,不會有倒閉的壓力,創業才算成功。像群聯成立的前幾年,雖然一直有賺錢,但狀況並不穩定,每年年底都在煩惱明年怎麼辦。一直到二○○四年公司掛牌後,才覺得比較穩健一點。
 
創業的喜悅就在這裡,看著公司從零到負,從負到正,再到它完全站穩,你總算對得起員工,對得起股東。不過,等到公司穩定賺錢的那一刻,創業期也就結束了,接下來已經不是創業,而是經營管理、成長與擴充了。 
 
我認為新創公司的經營是有階段性的。以群聯來說,草創期比較草莽,才十幾個人,也沒有領不領導這件事,有事情大家一起討論,覺得好就去做了。但是,隨著組織愈來愈大,開始就需要領導跟管理了。 
 
領導人的想法決定團隊成敗
每個團隊都需要精神領袖,成功的團隊必定有它的精神領袖,失敗的團隊也有它的精神領袖啊,所以領導人的想法非常重要。身為領導人,如何讓大家服你?我自己有一些體會:

第一,以身作則。你不能要求員工每天加班,事情做完才能走,但你每天六點就下班,這樣子誰理你? 
 
第二,口徑一致。公司究竟要朝什麼方向走,要研發什麼產品、採取什麼策略,領導團隊一定要想清楚,絕對不能有多頭馬車,那樣事情會做不起來。 
 
第三,解釋給員工聽。你今天叫員工往東走,他搞不清楚為什麼,就會亂走;但如果你跟他解釋往東走的目的何在,他了解之後,就會專心的往目標前進。 
 
第四,描繪遠景。有時候,你要畫大餅,但並不是隨便亂講,而是要有根有據,描述跟定義遠景。描繪遠景跟士氣很有關係,員工知道未來在哪裡,才會有精神打拼。
 
接下來再講到管理。
其實,我的管理技巧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我從沒完整地看過一本管理書,我覺得書上寫的跟現實環境並不太一樣。有時候我遇到問題去找書看,但往往看了前面十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好像對我沒什麼幫助。
 
我選擇的做法是自己磨自己。我想,你願意去聽,去想,去問,去討論,總是有方法的。此外,還要靠很多資訊來幫助你做判斷。 
 
對外,我跟客戶、供應商努力維持一個良好的朋友關係,他們就會提供正確的資訊給我。朋友非常重要,很多朋友會給你錯誤的資訊,資訊來源是錯的,你的判斷會對嗎?來源正確度高,判斷才會準確。為什麼很多人說群聯電子判斷得比較準確,關鍵就在這裡,因為我們的好朋友多了一些。
 
我們的產業變化迅速,反應要很快,做決定時不能一關一關過。什麼都照制度來,時機就錯過了。此外,我們公司是研發導向,不能像工廠講求標準化。研發是人,就要用人來帶領。
 
當然,人治的管理要細到哪個程度,也是一門學問,我自己就吃了不少苦頭。 以前,我是微管理的人,什麼事都要我做決定,管得非常細,細到連衛生紙為什麼買這個價錢都要管。報表我不會看,就一條一條算,不只正著算,還倒推回來算。算到有問題了,再拿去跟財務說。那個時候我什麼都不懂,就一定要弄到懂為止。
 
以前每個星期一我都會開會,從早開到晚,每個部門都開,每天上班也都盯著他們做事,很多狀況還搞不清楚,就開始罵人。那時我的脾氣很壞,看到事情有點不對就罵,結果,總是有人來告訴我,說「老闆,你又罵錯人了,人家明明做到那邊,你還在講這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拼命找人進來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我判斷之後,再告訴你該怎麼做,但往往還沒教你怎麼做,我又要出國了。到後來,大家都不敢做決定,很多事情也因此耽擱了。
 
前幾年,我就是這樣在做管理,非常地用力,身體也出了問題。我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開始回過頭來思考我的管理方式。
 
從中央集權走向地方分權
事必躬親的管理方法也許適用於十幾個人的公司,但組織成長到二百人、三百人,你怎麼管?這家公司不能每件事都是我說了算,我知道我的時間有限。況且,我也不可能什麼事都看得到、聽得到。他們在前線打仗,我人在後方,打仗的人凡事都要等我的命令,根本來不及。戰線短的時候還可以,但戰線一拉長,肯定出問題。於是,我決定要改變方式。
 
我找了一天,把全部主管召集起來,告訴他們:「以前我們是中央集權制,現在要改成地方分權」,我們開始各管各的。至於我呢,就是負責確保他們這些部門溝通不要出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分層負責。
 
我認為,如果公司進入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態,領導人不可能每天都很忙。如果你每天都忙著救火,表示公司還沒上軌道。當然,領導人要放手,前提是要培養優秀的幹部出來。你只要培養了幹部,很多工作自然可以分擔下去,把效率做出來。但反過來說,放手的另一面,就是要容忍犯錯。很多時候,有些幹部決定要做一件事,我認為不行,但他們說可以,我就讓他們去做,真的做不成了再說。不過,我會在旁邊看,我也估算好失敗後的損失會有多大,只要不會傷筋動骨,我願意讓他們去試。 
 
二○○六年以前我是不做這種事的,公司沒本錢啊,我覺得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准做。但現在,公司有籌碼、有資源,就可以勇敢一點去試。況且,我也體會到了,人要成長,總要經歷過這些,這也是培養人才的方式。
 
~更多內文請見《為自己爭氣─群聯電子十年318億元的創業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山哥0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