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住在南投山上的王先生(化名),罹患大腸癌且轉移至肝臟、淋巴,由於第一、二線治療皆無成效,因此向健保局申請給付標靶藥物。
在給付期間兩個月、18次治療中,反應良好,大腸癌指數從5千多降為5點多,然而健保給付藥物用完後,王先生無力負擔每個月超過10萬元的藥費,只能放棄標靶藥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自諒無奈表示,王先生是他的病人,雖然可見標靶藥物對王先生本身有療效,但由於藥費昂貴,一般收入都不一定吃得起,何況是王先生家境不佳,只得放棄。
被形容「有錢人才看得起病」
標靶治療藥物讓癌症病患有了新希望或新選擇,但是昂貴藥費,卻讓病患卻步,如治療大腸直腸癌轉移的標靶藥物Avastin(癌思停),一個月要17萬元,一年就超過100萬元,Erbitux(爾必得舒)一個月要15到20萬元,一年甚至要兩百多萬元。不少人形容標靶治療的意義是「有錢人才看得起病」。
陳自諒說,標靶藥物是否有效還是因人而異,然而嚴格的健保給付,的確讓窮人沒有選擇權。
健保制度的問題很複雜,由於健保費沒有符合實際精算標準,目前健保經費不足,因此要將標靶藥物訂為第一線治療藥物,似乎還有很長的路。
健保費「留給最需要的人」
陳自諒建議,必須根本解決健保的浪費,以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來看,應該大力推動預防、篩檢工作,也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減少腸癌轉移的病人。
另外,應鼓勵僅讓大腸直腸癌專科醫師進行手術治療,美國等先進國家,提倡將癌症切除手術集中於大醫院專科醫師,由於手術經驗豐富,切除病灶的能力較精準,即可減少局部轉移的機率。
而健保局應該審慎評估給付對象、是否可延長給付療程,將健保費「留給最需要的人」,也許,王先生等許多病人就能因此受惠、治癒。
【2008/09/28 元氣周報】 50歲楊先生是鋼鐵公司中階主管,一次參加公司健檢,發現大腸癌移轉肝臟,「我都毫無症狀,但影像就在那裡,也嚇到我了」,楊先生說。 醫師建議楊先生做化學治療加上標靶治療,一開始他仍懷疑醫師說法,後來上網找資料、看書,才接受醫師建議,做了六次化學治療合併標靶治療,縮減癌細胞後開刀切除。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癌症死亡排名第三名,近年又是癌症好發排名第二名,約有六萬名病人,第一期病人治癒率95%,第四期治癒率卻只有3%,如轉移至腹膜,五年存活率較其他部位如肝臟轉移來得差。 大腸直腸癌也可能找上年輕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外科主治醫師莊捷翰一名病人只有17歲,飲食偶爾吃速食漢堡,一年前突然吃不下飯,有時吃了又吐,檢查竟然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三期,現正積極治療。 「晚期癌症不等於末期癌症!」莊捷翰表示,四分之一大腸直腸癌病人,可使用化療加標靶藥物治療,有需要再開刀切除,標靶藥物有血管新生抑制劑及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抑制劑,據研究,前者可使肝切除比率達一成五,兩年存活率近九成。 莊捷翰說,標靶藥物雖看得出療效,藥費卻昂貴,有的一個月高達10萬元,目前健保只給付部分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建議民眾應多注意症狀,如有血便、排便異常、腹部硬塊、貧血或腹脹感,最好就醫,或定期做檢查。 【2008/08/27 聯合報】大腸癌標靶治療 縮減癌細胞 2008/08/27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