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2012.02.20 08:39 am
嘉義縣33歲鄭姓婦人有乳癌的家族史,去年產後發現左乳有硬塊,誤以為哺乳造成,沒有在意,直到孩子斷奶後,硬塊還在,就醫才發現癌細胞有5公分大,且擴散到淋巴,目前在台中接受治療。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婦人在哺乳期間,會漲奶、出現硬塊,有的疼痛異常,應找專科醫師諮詢,並透過觸診、超音波等檢查,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更要特別注意。
鄭姓婦人已婚、育有二子,她的妹妹在30歲時罹患乳癌,去年她產下第二胎時,發現左乳有硬塊,當時她很緊張,但家人都說是乳腺阻塞所致,很多婦女在哺乳時都會如此,要她別擔心。
鄭姓婦人以為自己也是乳腺阻塞,也就不在意,直到去年底孩子斷奶,乳房的硬塊還在,她才到婦產科檢查,但結果讓她難以接受,她胸部的癌細胞已有5公分大,且擴散到淋巴,經親友轉介,到台中接受治療。
澄清醫院院長、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婦女在哺乳時,遇到漲奶、胸部有硬塊,應找專科醫師諮詢,因為有硬塊原因可能乳腺阻塞造成發炎,但也有可能病變,應由醫師透過觸診,或超音波等檢測。
張金堅說,婦女在乳房自我檢查時,一旦摸到異常硬塊,或乳頭有分泌物、破皮現象,應立即就醫;但因自我檢查也有死角,較難發現太深或太小腫瘤,仍需專業醫師評估,透過觸診、超音波、X光攝影等檢查。
他指出,婦女平時就要有定期檢查習慣,尤其是有家族史(母親、姊妹罹乳癌者)高危險群更應注意,高危險群在30歲以後,每年要接受醫師檢查、35歲後每年做超音波檢查,40歲以後透過核磁共振或正子攝影檢查。
【2012/02/19 聯合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